Opinion piece

台灣大選的關鍵因素不在經濟,而在兩岸議題

雖然經濟因素在選舉中常是關鍵角色,但在2024台灣大選發揮的作用,並不如想像中的大。無可迴避的關鍵問題,仍在兩岸關係。

Publishing date
09 January 2024

台灣經濟在疫情期間成長迅速,2020-2022年平均成長率為4.2%,但2023年表現平平,僅達1.2%左右。2023年台灣經濟疲軟的主要原因是出口疲軟,需求在疫情期間和後期受到壓抑,導致半導體和電子產業庫存過剩。好消息是最低迷的時期應該已經過去,台灣出口在2023下半年開始回溫。

台灣出口表現不佳對股市造成了負面影響,加上新台幣疲軟,所幸2024年聯準會轉向寬鬆,將有助於股市和貨幣的回升。選舉前經濟維持熱絡,則得益於2023年消費十分強勁,政府為軍公教員工加薪4%的政策,在出境旅遊熱度居高不下的情況下,支持了本地消費。除此之外,勞動市場仍保持韌性,所以經濟放緩要歸諸於民進黨施政所導致,難有定論。

展望 2024 年,電子產品和半導體週期已經脫離谷底、正在回升,將有助於台灣對外出口,也有助於台灣經濟成長。投資應該也會加速,2023年投資停滯不前的部分原因,是大選前的不確定因素。整體而言,無論哪一方贏得選舉,2024年台灣的經濟成長率預估可達3% - 只是地緣政治風險的陰影依然揮之不去。

台灣的外國投資者愈來愈不願意承擔台灣的地緣政治風險,投資者需要評台灣與中國大陸經濟的關聯程度,乃至於台灣經濟對中國大陸的依賴性。若是高度依賴,代表任何意圖減少依賴的政策與行動,將會帶來巨大的潛在成本。儘管台灣對中國大陸出口的比重,已經從 2015-2019 年的平均 40%,下降至 2023 年的 35%,但中國大陸依然是台灣重要的貿易夥伴。

至於其他的出口市場,自疫情爆發以來,台灣對亞洲其他地區的出口佔比已上升至30%以上,2023年也持續上升。同期對美國出口的比例從12%快速上升至17%,半導體是重要的組成。總體上,即使過去三年台灣努力推動貿易多元化,出口重心從中國大陸逐漸轉向亞洲其他地區和美國,目前還不清楚台灣將如何進一步削減中國大陸的比例,因為受到中國大陸的壓力和一些其他原因,台灣未能簽署任何的雙邊或區域貿易協定。

接下來要看三位總統候選人經濟政策的差異。從最基礎來看,各黨的社會和勞工政策非常相似,三位候選人都提出要透過提高最低工資或是其他方式,加強對弱勢群體的保護。

在工業和能源政策則有些不同——民眾黨候選人柯文哲認為台灣經濟過度集中於單一行業(即半導體行業),國民黨候選人侯友宜似乎有意進一步培育半導體行業。在能源政策方面,民進黨候選人賴清德是唯一不考慮把核能作為過渡能源的人。諷刺的是,台灣在加速引進再生能源時面臨困難,這種選擇最終會導致台灣延長對中國大陸煤炭高度依賴的時間。

最後,候選人對中國大陸的分歧態度,不僅反映在政治上,也在經濟上。民進黨傾向於維持現有的貿易和投資目的地多元化政策,國民黨則傾向於發展現有的與中國大陸的經濟合作框架(EFCA)。民眾黨介於兩者之間,但選民的瞭解有限,這也可能是民眾黨最近在民調中流失較多支持率的原因。

總而言之,雖然經濟的因素在選舉中常是關鍵角色,但它在台灣2024年的總統選舉中所發揮的作用,並不如想像中的大。2023 年的經濟成長下滑,並沒有對民進黨造成太大影響(部分原因是消費和勞工市場非常有韌性),對 2024 年經濟前景的擔憂,也沒有強到足以成為關鍵問題。

由於科技週期復甦,加上選舉後政治不確定性下降,獲勝的黨派短期內可望迎來一陣順風。三個主要政黨的經濟政策缺乏多樣性,使得經濟不足以成為關鍵角色。

關鍵問題仍然是台灣與中國大陸的關係,雙方的經濟關係也無可迴避。即使是在沒有貿易協定、實現的途徑尚不清晰的情況下,台灣需要決定是否願意進一步與中國大陸的經濟融合、還是與亞洲其他地區以及美國建立更深刻聯結的多元化發展。台灣民眾很快就會用選票表達自己的選擇。

Related content

Opinion piece

香港2024經濟前景:曲折和挑戰重重

2023年香港經濟經歷了周期性回升,但新冠疫情帶來的經濟創傷和外部環境帶來的阻力將繼續挑戰2024年的經濟前景。

Alicia García-Herrero
Opinion piece

中國結構性放緩背後的深層原因有哪些?

中國經濟的快速放緩是結構性因素導致的,不能完全用疫情衝擊來解釋。這是中國的發展模式所帶來的固有問題,因此能夠緩解這種結構性減速的政策極難實施。

Alicia García-Herre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