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inion piece

中國“雙循環”戰略引發其他出口國擔憂?

相較于再平衡戰略,雙循環戰略對世界其他地區的比例影響可能大得多。隨著中國將注意力轉向十四五規劃,雙循環可能作為中期目標,將對中國和交易夥伴都產生影響。

Publishing date
22 September 2020

北京正在籌備下個月的中央全會。本次議程將會討論中國的下一個五年計劃,其中的焦點之一是近期被頻繁提及的一個詞:“雙循環”。自5月以來,這一新概念多次在演講和媒體報導中佔據重要位置,儘管它的確切含義尚有些模糊。

重要的是,對國際社會來說,雙循環戰略似乎標誌著中國欲減少對進口的依賴,尤其是對高端製造設備等投入品的依賴。雖然這可能是中國對美國推動全球供應鏈脫鉤的回應,但是由於日本、韓國、德國等其他國家近年來一直向中國企業出口中間產品並從中獲益,這一戰略也會引發相關國家的擔憂。

關於“雙循環”戰略最早的討論出現在政治局5月的會議報告中。隨著第十四個五年計劃的準備工作開始,相關政策制定者正努力挖掘這一概念,以便將其落實到2021年至2025年的具體目標。儘管目前這個政策尚未給出具體細節,但經濟界人士的共識是,雙循環標誌著市場將重新更加依賴內需。

乍一看,這與中國應對全球金融危機時採取的再平衡的戰略相似。當中國提出再平衡的概念並將其作為十二五規劃的思想基礎時,世界對中國還是開放的,多邊主義頗為盛行。但現在已經時移世易了。

“雙循環”概念的第一個循環是關於保持與世界的聯通。這是很重要的一點,但越來越取決於美國的立場,按照目前的形勢,特朗普政府關於與中國脫鉤的表態,為這一主張打上一個問號。因此,第二個循環是重新增加對內需的依靠,減少經濟對世界其他地區的依賴。

2008年的再平衡戰略目的在於提高國內需求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在國內消費快速增長的推動下,進口相應增加,導致中國長期的經常帳戶盈餘轉為赤字。與之相對應,這次的概念的提出是為了減少了內需對進口品的依賴,增加相應的國內生產。可以說,雙循環戰略是先前“中國製造2025”計畫的必然結果,“中國製造2025”正是旨在提升中國的技術能力。只有關鍵領域的進步,高端產品的替代才成為可能。換言之,此前的再平衡戰略是減少中國對出口的依賴,而雙循環戰略則是旨在減少對進口的依賴並增加自給自足。這相當於用“對沖“的方式減少中國經濟受外界波動的影響,同時仍然從向海外的出口中獲益。

再平衡戰略對世界其他地區來說是個好消息,推動了大多數國家對中國的出口。但這一次,曾經從中受益的國家可能要失望了。這一點,對於那些被中國製造所替代的進口高端品的出口國而言,影響會更加顯著。

先前的再平衡戰略旨在保護中國不受外部環境波動的影響,而雙循環則旨在自給自足,在可行的條件下繼續推動出口。事實上,新的雙循環只不過是一項試圖維持中國商品海外市場的重要替代戰略。這種戰略上的改變不是中國的任性舉動,而是中國在與美國這個世界領導者的關係發生演進的過程中形成的避險措施。在短短十年(即兩個五年計劃)期間,中美關係從深度互動發展為逐漸脫鉤。

中國推動自給自足的新戰略,會為已經習慣向中國出口高端中間產品的國家帶來新的成本。中國現在正盡最大努力用國內產品替代這些外國投入。當然,如果國內生產的技術達不到所需標準,中國會竭力從海外收購或其他方式來獲取技術。

相較于再平衡戰略,雙循環戰略對世界其他地區的比例影響可能大得多。隨著中國將注意力轉向十四五規劃,雙循環可能作為中期目標,將對中國和交易夥伴都產生影響。

Related content

Opinion piece

俄烏衝突對中國經濟有何影響?

烏克蘭危機對中國造成的影響是負面的,但除了大宗商品價格高企之外,直接影響比較有限。此外,中國對俄烏衝突的立場也關係著經濟影響。

Alicia García-Herrero
Opinion piece

內地次季GDP增長料續承壓

當前的經濟出現一定的挑戰。如果需要實現政府工作報告中預期的5.5%的增長目標,那麼更大力度的經濟政策是有必要的。

Alicia García-Herre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