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inion piece

瑞信AT1減記對亞洲衝擊有限,但銀行間存在差異

投資者未來將如何重新評估銀行發行的各種資本工具的風險?

Publishing date
28 March 2023

自矽谷銀行倒閉後,市場開啟了避險模式,負面情緒迭加自身問題為瑞信帶來一場完美風暴,迫使瑞士金融市場監管局(FINMA)迅速採取拯救銀行的行動,避免為金融業造成重大的道德風險。解決方案以瑞銀(UBS)收購瑞信為核心,保護金融穩定的同時,也宣佈約170億美元的瑞信AT1債券(Additional Tier-1,額外一級資本債券)將被完全減記。這個方案為市場帶來了衝擊,在本文中,我們將會分析亞洲銀行AT1債券的情況,以及瑞士當局此舉將會為美元債券帶來的影響。



亞洲銀行的AT1與CET1的比率為14%,與全球排名前100銀行的平均水平基本相同。一個關鍵的區別是,亞洲並不存在高度依賴AT1債券的極端情況 – 例如全球其他地區一些實體的AT1比率可能高達40%,亞洲沒有這樣的例子。不過,AT1債券對於所有銀行籌集資金都具有同樣重要的意義,亞洲債券價格也受到了影響,但下跌幅度更加輕微。



具體說來,亞洲AT1債券價格平均下跌4.3%(包括在香港有大量業務的國際銀行),低於許多市場的兩位數跌幅。總部位於亞洲、但業務遍及全球的銀行,或據傳發行了大量AT1債券的銀行也遭受了損失。其他銀行的下跌幅度相對溫和。因此,雖然亞洲並非完全不受影響,但好消息是亞洲不處於風暴中心。



此外,信用評級較低的亞洲銀行遭遇的拋售相對更加劇烈。整體來看,新加坡和韓國的表現相對較好。而中國儘管信用評級也較低,但市場認為中國與全球銀行的金融聯繫相對有限。



除AT1債券外,亞洲T2債券的跌幅相對較小,為1.1%(包括在香港有大量業務的國際銀行)。這表明目前市場正在對AT1債券的風險進行重新定價,而不是全面爆發全球金融危機。



總體而言,亞洲市場對金融債券反應有限,投資者主要在重新衡量全球銀行的特定工具(也就是AT1債券)。儘管投資者反應也沒有體現出將會爆發全面危機的跡象,但是如果風險情緒持續升溫,嚴重的避險環境在未來不是沒有可能為亞洲金融機構或高收益發行人帶來更大的影響。



更重要的是,投資者未來將如何重新評估銀行發行的各種資本工具的風險,這將會產生結構性影響。投資者開始擔心,就AT1和其他類似工具的安全性而言,瑞信並非個例。不過,各市場資本框架並不完全相同,而且其他市場的監管機構也表現出了不同立場。一種可能的情況是,金融業未來融資將需要支付更高的成本,這也會影響到亞洲,並且銀行批出貸款能會更選擇性,最終導致信貸增長受到更多限制。

 

Related content

Opinion piece

香港2024經濟前景:曲折和挑戰重重

2023年香港經濟經歷了周期性回升,但新冠疫情帶來的經濟創傷和外部環境帶來的阻力將繼續挑戰2024年的經濟前景。

Alicia García-Herrero
Opinion piece

中國結構性放緩背後的深層原因有哪些?

中國經濟的快速放緩是結構性因素導致的,不能完全用疫情衝擊來解釋。這是中國的發展模式所帶來的固有問題,因此能夠緩解這種結構性減速的政策極難實施。

Alicia García-Herre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