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inion piece

全球經濟反彈起步,中國企業相對優勢轉弱

中國企業財務健康會持續改善,但全球同業也在迎頭趕上。

Publishing date
15 October 2021

This opinion piece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on etnet.

 

etnet_logo-300x300

世界經濟有望迎來曙光,但各國復甦步伐並不一致。中國經濟最先反彈,但周期性增長紅利已到盡頭,而世界其他地區反彈才剛起步,歐美為主的大規模的財政和貨幣刺激將

為經濟提供動能。經濟復甦階段的差異無疑將反映在企業的財務健康狀況,進而影響資產價格。

我們採用債務動態、收入創造和資本回報率作為指標,發現2020年中國企業財務健康儘管從絕對值來看仍然滯後,但改善程度超過全球同業。不過,隨著世界其他地區也逐漸復甦,2021年全球和中國的差距正在縮小,尤其是收入增長方面,中國企業有利的基數效應將會淡化。

有趣的是,2020年以來中國債券違約率上升和企業償債能力改善之間並不同步。在去槓桿、利率下降和收入反彈的帶動下,利息覆蓋率從2020年的5倍上升至2021年一季度的6倍,但中國企業的償債能力仍低於全球同業(8﹒5倍)。與此同時,信用風險出現兩極分化的苗頭,意味著健康的公司會表現更好,但健康狀況不佳的公司會持續惡化。

收入方面,中國企業受到的衝擊小於全球同業,但其利潤率卻並沒有跟上營收反彈的幅度,尤其是下游部門吸收了較高的生產者價格,無法傳遞給消費者。另一個差異是資本支出,中國企業積極投資新經濟,其中一個原因是回應「雙循環」政策,推動了半導體和高科技行業的投資。

經濟周期起落、信用風險兩極分化和資本支出上升都是影響中國企業健康和資產價格的重要因素。在岸國企與民企債券息差大幅上升,表明投資者選擇更謹慎,需要更高回報補償額外風險。雖然中國股市在2020年的表現好於全球,但由於科技行業面臨的監管壓力、中國與發達經濟體的增長差距收窄等原因,股市表現已經受到影響。

總體而言,中國企業財務健康會持續改善,但全球同業也在迎頭趕上。去槓桿幫助中國降低了金融風險,收入和資本支出也出現了反彈。然而,財務實力較弱的公司仍將帶來債券違約,這意味著儘管近期央行向市場投放更多流動性,但信用息差仍可能會擴大。股市方面,影響表現的不僅是企業財務健康,在市場清楚瞭解紅線及定價風險前,監管因素將持續為未來走勢蒙上陰影。

Related content

Dataset

China economic database

Repository of what we consider to be the most relevant macroeconomic data for China and EU-China relations.

Alessia Amighini, Alicia García-Herrero, Michal Krystyanczuk, Robin Schindowski and Jianwei Xu